北京离婚律师-姚平 13811432784
简介:婚姻家事部负责人、高级合伙人、主任律师,北京广播电视台《第三调解室》特邀专家律师、杂志《方圆律政》特邀嘉宾、《家和律师说家事》主编、著名婚姻和解专家律师、金牌财富规划师、多个知名机构优秀讲师、《天赋密码•情感危机化解》、《婚姻家庭与财富传承》公益讲座创始人等。

 

  • 姚平律师

    • 帮助过 1695
    • 好评率 100%
    • 5 分钟响应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北京-北京城区-朝阳区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姚平

    2023-06-18 08:18:14

    立即咨询
    家和律师说家事 一本以和解为主的图书,体现了家事纠纷的情感纠葛更适合和解,这也正是我们婚姻家事律师团队每天坚持的方向,帮助更多的家庭化解矛盾的同时,开启新的生活👍。
  • 姚平

    2022-11-28 19:31:15

    立即咨询
    🚩元甲第3405面锦旗🚩 【重组家庭,无法磨合,元甲律师调解成功】 🎖重组家庭因无法磨合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矛盾重重,找到元甲律所。 🎖元甲律师调和双方矛盾,解决补偿及财产分割问题,事情圆满解决。 🎖为了表示感谢,特送来锦旗一面
  • 姚平

    2024-12-08 18:35:09

    立即咨询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因正常的教育培训、社会交往等活动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姚平

    2024-11-18 16:34:17

    立即咨询
    曾经的青梅竹马也没抵得过岁月的变化,面对丈夫对婚姻的背叛,妻子求助于元甲律所希望快速离婚。仅用2个月帮助当事人和解离婚,孩子抚养权双方共同承担,获得天津房产和相关财产。与过去告别,开启新的生活。
  • 姚平

    2023-03-23 14:28:49

    立即咨询
    双方都愿意把存款给孩子,但各自都有顾虑怎么办?
  • 姚平

    2022-12-06 17:57:41

    立即咨询
    又一份满意的判决,每一份满意的判决都是信任+专业所共同成就,您付出信任,我们倾注专业,问题的完美解决也就不再遥远。
  • 姚平

    2024-02-05 15:03:41

    立即咨询
    离婚 离婚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吗?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损害赔偿分为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其中,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的后果等酌定赔偿金额。如果你有离婚问题,可以咨询我,为你提供专业的咨询法律服务。
  • 姚平

    2022-11-24 19:50:10

    立即咨询
    打官司,不一定非要鱼死网破。委托律师,也不一定非要离婚。律师也能为您争取机会,为您的窘困的生活带来改善的契机。
  • 姚平

    2024-02-05 16:22:29

    立即咨询
    结婚 婚姻背后,越是简单,越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才是意义所在,结婚不是拖垮彼此,而是生活中相互鼓励,遇到事情能有个人商量;在生活中累的时候、彼此相互安慰鼓励、下班回家能有歌人一起吃饭,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有个温暖的拥抱、我开车,你坐在副驾驶,车里放着外面喜欢的音乐,买完菜一起回家、人事如此漫长,如果有个相知相伴的人陪伴着走完这一生。这大概就是结婚的意义。
  • 姚平

    2024-10-14 15:29:24

    立即咨询
    继承案件,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燕达医院调证。
  • 姚平

    2022-12-08 17:07:31

    立即咨询
    案例小分享:离婚案件撤诉要慎重。众所周知,离婚案件再次提起诉讼需要在六个月以后,但遇到对方好不容易同意离婚,又非常抗拒法院,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可以先共同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待领取离婚证后再向法院申请撤诉,是可以的哦。
  • 姚平

    2022-12-07 15:52:29

    立即咨询
    何为智慧? 安排的事能做好, 没安排的事能想到!
  • 姚平

    2024-02-07 15:16:30

    立即咨询
    红包   生活中这类案件时有发生,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相互赠送礼物和金钱来表达情意和祝福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爱情中,双方应当保持一定的理智,不要把金钱作为衡量感情的标准,也不要被感情冲昏头脑。为了避免双方在分手后产生经济纠纷,情侣之间的转账可进行备注款项性质并保留相关书面证据,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如果能够查明转账款项用途,双方对此产生争议时该如何认定恋爱期间转账的性质?一般来说,如果转账留言或红包描述中,或在款项支付的前后聊天记录中,表明款项是借款,那么可以认定为借款,在分手后,可以就相关款项要求对方返还。在特殊节日里转账的有特殊意义的数额,除非有证据证明是借款,否则法院无法支持要求返还的诉求。而恋人间的正常消费、密集、琐碎的转账、来往可视为一般赠与,在分手后,也不能要求返还。   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双方往来款项超过日常生活交往等一定合理限度,数额较大,一方主张是为促使双方缔结婚姻关系而给付的财物时,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实认定上述给付是否属于彩礼性质,从而依法作出裁判。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   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
  • 姚平

    2022-11-21 18:38:48

    立即咨询
    女方委托我们专门处理离婚后财产纠纷,可是遇到两个大难题,一套央产房和两套商品房都没有房产本,起诉到法院开庭时法官明确提示无法处理,经过多次努力,最终调解成功,确定了三套无房本的房产归属,客户真是特别开心。
  • 姚平

    2022-11-29 18:36:06

    立即咨询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我们除了能从不幸的婚姻生活中解救您,还能为您后续的婚姻生活保驾护航!
  • 姚平

    2022-12-08 17:12:31

    立即咨询
    当你看清一个人而不揭穿 你就懂得了格局的意义 当你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 你就明白了释然的重要性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做人,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 姚平

    2024-07-29 09:35:51

    立即咨询
    你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妆造?化妆的万能公式是什么?第89期《情感危机化解》讲座,不仅帮你解决亲密关系的情感问题,还有专业造型老师现场示范化妆、服饰搭配教程,让你更加了解自己/他人,学会懂TA的相处模式,还能成为美妆达人,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 姚平

    2022-12-09 16:42:16

    立即咨询
    在各大法院陆续出现离婚证明书,不但是前段婚姻的结束,希望是拿到证明书的人开启新的生活,人生短暂,珍惜每一天🌹。
  • 姚平

    2022-11-29 19:11:05

    立即咨询
    🚩遗嘱效力有待提高。 统计样本中30%的遗嘱因有瑕疵或重大缺陷而部分无效乃至全部无效,其中部分无效的占14%,全部无效的占16%。 遗嘱无效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被继承人立遗嘱能力、遗嘱内容、遗嘱形式。如被继承人被认定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占17%; ☘?无权处分其他人(主要是被继承人配偶)的财产而导致遗嘱部分无效的占39%; ☘?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占18%; ☘?遗嘱意思不明的占18%; ☘?见证人存在利害关系占3%。 在无效的遗嘱中,人们习惯采用的自书遗嘱和代书遗嘱分别占39%和41%,口头遗嘱占11%,被法院认定为无效的遗嘱中公证遗嘱占8%。
  • 姚平

    2024-12-04 15:48:09

    立即咨询
    监护权是否属于人格权,能否适用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997条、第1001条、《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第11条、第12条